【江南都市报官方微信】20多岁的江西小伙差点聋了!医生提醒:这个习惯很多人都有…
文章作者:admin 时间:2019-09-04 点击数次
“怎么会这样?……”
二十出头的小刘
盯着手中的体检报告
带着惊讶与不解
喃喃自语道。
体检报告上的听力栏中
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受损”二字
江西小伙小刘
在某汽车4S店里
从事维修和钣金工作
由于工作要求
他来到江中二附医院体检科体检
结果在听力环节
发现自己的听力受损
据小刘介绍
他的工作环境很嘈杂
公司有发硅胶耳塞保护耳朵
但他在工作中觉得带耳塞不舒服
所以不会经常戴耳塞
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觉得不那么吵了
没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
实际上
现在听力受损的情况越来越多了
很多人都成了手机控
随时随地都在刷着手机
就连走路耳朵上都
戴着耳机听音乐、听广播
在噪声环境里想听清楚
就必须把音量开到非常大
这样大的声音对听力的伤害
就可想而知了
1、损害视力
刺耳的噪音会影响人们的听觉器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听力丧失。此外,耳朵和眼睛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听力受到影响,会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视野改变和变色能力减退等视觉系统症状。
2、影响睡眠
噪音也会影响睡眠,一旦噪音达到40分贝,就可以让10%的人惊醒,噪音达到60分贝时,就可以让70%的人惊醒,若长久以往,就会造成失眠、精力不济、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3、损害听力
噪音会损害听力,不同频率的噪声对听力损伤的起始强度是不同的,中频稳态噪声在100dB以上,中频噪声约为85-90dB,高频噪声约为75dB)80dB以下的噪声即使终身接触一般也很少引起明显听力损失,但70dB以上可干扰听觉和交谈,造成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意外事故;长期接触90dB以上的噪声可引起听力损失和职业性耳聋,甚至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据有关资料显示,若一个人连续听到摩托车车声时,那么8小时后听力就会受损,若一个人在摇滚音乐厅游玩,那30分钟后听力就会受损,若一个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下待上1小时,那耳聋的机会就会达到50%。(常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有的在接触噪声几年后才发觉。早期多表现为听觉的适应和疲劳,经一段时间休息后可以恢复,不易察觉;晚期听力下降表现为永久性,难以恢复。)
4、影响系统
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噪声者可引起头痛、头晕、易疲劳,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血压升高、心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消瘦等消化系统症状;
内分泌功能:有的还可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调如月经失调等,以及代谢性疾病如骨与关节脱钙、骨质疏松等。
控制噪声、改善环境:这是防治噪声危害最积极、最根本的方法。如尽量选用发声小的材料和撞击、摩擦较小的机械动力方式;在噪声大的房间内安装防声、消声、隔声、吸声和防震、减震设施;
最好不要将电器放在一起;
多养些花卉可消除一些噪音;
一般在90dB以上噪声环境工作时必须使用防护用具,而且必须作为操作常规坚持使用。常用的防护用具有耳塞、耳罩和防护帽等;
对于已有感音神经性聋、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应定期做好听力检查。
温馨提示:
据了解,若噪音在85分贝以下的话,则不会有什么危害,而噪音在85分贝以上的话,则可能发生危险,若在90分贝噪音处工作的话,那么,耳聋机率就会大幅度提升。
所以从保护听力的角度来说,
我们在噪声环境里就尽量不要戴耳机了。
想欣赏音乐、节目,
请到安静的环境下进行,
尽量使用外放音乐,而且音量还要尽量降低。
对于本身就从事噪声工作的人来说,
生活中要更加注意减少噪音给我们带来的额外伤害。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护,
这样才能保护听力不受损害。
江南君说
你身边有常常带着耳机的人嘛?
扩散提醒!